
文/李林樹
圖/顧宗濤
協力/彰茂企業、優路國際
車輛在雪地上表演華麗的四輪橫移,像這樣讓駕駛充分感受車身動態變化的操控體驗課程,對於位處在亞熱帶氣候的台灣幾乎完全不可能有機會,不過近在咫尺的日本除了是購物及旅遊的熱門選擇行程之外,得天獨厚的冬季環境更是適合雪地拉力,然而隨著國內許多駕駛對於車輛操控方面相當感興趣,因此編輯部透過Raemco與Yellow Speed Racing在日本當地的資源特別企劃冰雪操控專題,透過在結冰與寬闊雪地上享受安全及有趣的操控培訓課程,藉此感受不一樣的駕駛體驗。
![]() |
想要在冰雪上提高車速過彎就只能選擇四輪橫移,而前所未有的操控樂趣更是容易讓人樂在其中! |
冰雪體驗不怕滑
動態感受學反應
對於國內絕大多數的駕駛而言,除了柏油路面或極少數泥濘Off Road路段,幾乎很少人能夠有機會在冰天雪地裡體驗不同的駕駛樂趣,然而這次透過Raemco與Yellow Speed Racing在日本當地的雪地拉力資源,特別抽空前往日本羽鳥湖高原體驗雪地操控。不過在正式雪地操控體驗之前,筆者還是需要說明雪地用胎的差異性。相較於一般氣溫下多數操控體驗課程所使用的輪胎不外乎性能街胎與熱熔胎等,但是當場景轉移到雪地時就必須換上特殊胎,最基本的就是雪地胎,通常柏油路面上出現小積雪或者剛下雪時,車輛所換上的雪胎由於具備特殊配方與花紋,因此即使在零下低溫狀態時也能夠提供輪胎適度抓地力與摩擦力,但是倘若遇上積雪深、大雪或者地面結冰時,雪胎的特殊性也不能夠發揮,此時也只能依靠具備抓地力的釘胎,另外也可以加裝雪鏈以增加地面摩擦力,但是就長途行駛、舒適性或者培訓課程時,雪鍊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 |
雪地胎雖然具備特殊配方與花紋,使得零下低溫狀態時也能夠提供輪胎適度抓地力與摩擦力,但是若遇上積雪深或者地面結冰時也會喪失原有的輪胎特殊性。 |
以這次雪地操控體驗的路段來看,由於是柏油地上累積厚厚的積雪,雖然雪胎還能適時發揮抓地力,但只要稍微拉高車速很容易就會讓輪胎打滑而失去抓地力,即使是四輪傳動的Impreza GDB也難逃過彎推頭,看似簡單的行駛路線幾乎每個彎中都會發生打滑失誤,不論煞車點、油門深淺與方向盤角度都是極為困難掌握,此時自己彷彿駕駛著剷雪機,不停將每個彎道進行「路面拓寬」,不過雖然一開始的過程令人感到難以掌握,但是車輛在冰上瞬間失控打滑的動態反應卻也是第二階段教學最重要的關鍵,通常對於最初階的培訓課程是先利用繞錐筒方式,當車輛打滑瞬間駕駛以身體感受車身動態再判斷如何修正方向盤,而想要讓車輛以更高速度順利過彎就只能「飄起來」,這也是雪地拉力最有趣的課程。
![]() |
看似窄窄的釘胎胎寬之所以不加大面積,主要是為了避免積雪無法排除而造成抓地力降低,而普通一條釘胎的售價也逼近2萬元台幣。 |
![]() |
相較於前輪驅動或者單純後驅,擁有四輪驅動的車型,若是還能夠設定前後動力分配比例,這絕對是雪地培訓課程先選擇的車型之一。 |
![]() |
為了提供駕駛在冰上橫移時身體有足夠的支撐力來操控車輛,因此兩輛Impreza特別換上Raemco R Racing賽車椅,讓座艙看起來更加具有運動氣息。 |
![]() |
雖然說雪地拉力對於制動力的要求並不高,但是Yellow Speed Racing四活塞卡鉗能夠隨時提供精準制動,輕輕點一下就能讓駕駛改變車輛慣性進而練習飄移過彎。 |
![]() |
面對0度以下的低溫,就算是渦輪增壓引擎也不用擔心檔檔高轉而拉水溫,而原廠紅頭引擎夠力又耐操的特性更是適合。 |
![]() |
為了瞭解避震器與阻尼油能否通過低溫與激烈操駕的嚴苛考驗,因此Yellow Speed Racing特別換上外掛氮氣瓶的拉力版避震器進行雪地拉力測試。 |
![]() |
提前反應車身動態
反胎修正全油出彎
看完了簡單雪地拉力介紹後,實際在雪地上開車又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相較於一般柏油路面上駕駛能藉由輪胎來回饋路感並操控車輛指向性,但是實際在雪堆或結冰路面上,一旦速度加快時很容易因磨擦力大幅降低而不易控制,因此只能用滑來形容,動不動就衝出路面的推頭現象或「側滑」都讓筆者在試駕過程中有了新奇的體驗,不僅方向盤轉動幅度與反胎修正速度需要提高,如何精確利用油門維持抓地力並與方向盤進行動線修正,另外煞車轉移車身重心等技巧都是其中的關鍵。
![]() |
宛如鏟雪車般的強大推力迅速將地面積雪快速排除,同時讓車輛隨著方向盤擺動而前進。 |
雖然在車輛操控技術層面要求上,目前只有頂尖職業甩尾車手能擁有神乎其技般的漂移技巧,動輒藉由車輛慣性轉移進而做出華麗與流暢的漂移動作,不過這看似相當難與高深的駕駛技巧,其實也能透過雪地進行安全的駕駛培訓,即使車速過快也無須擔心車輛會有太大的損傷,畢竟行駛路線兩旁都有厚厚的積雪作為緩衝,因此即使不小心衝出去最多也只是剷雪小小傷及保桿、燈具或車體鈑件,大幅降低碰撞時額外的修理費。
![]() |
此外為了增加車尾滑移幅度,讓駕駛能夠突破「不敢滑」的心理障礙,因此這次採用前後輪雪胎的配置,讓車輛隨時保持在失控臨界點以不斷進行技術綜合磨練。首先在方向盤掌握上,除了冰上所呈現了滑溜感讓人感到相當新奇之外,每當進彎時一旦車尾準備側滑時,此時駕駛就必須開始修正方向盤以維持車輛行駛方向,而通過彎頂點前還必須提早反打方向盤修正角度,再迅速反打方向盤以回正車身,光是2公里短道就有將近16個彎,方向盤所轉動的圈數可能比賽車場還要多出數倍,不過雖然方向盤阻力因雪地的關係而減少,但是車手很忙的激烈操駕還是讓人忙翻天,而車內的Raemco R Racing賽車桶椅提供優異身體支撐性進而減輕駕駛負擔。
![]() |
而煞車點的掌握也因雪地而有了很大的變化,過重的煞車不僅會降低車速,同時也會使得車身側滑擺動幅度過大,甚至是推頭衝出跑道,因此左腳除了要踩離合器以利進退換檔之外,如何利用左腳輕點煞車以轉移車身重心也是能否順利進彎的關鍵,所幸車上所安裝的Yellow Speed Racing四活塞卡鉗能夠提供精準而線性的制動。
![]() |
至於油門方面的訓練程度則稍微略顯輕鬆,雖然冰面上跑道兩旁積雪深度可高達50公分之多,但是由於雪地上可能會翻車的風險幾乎為零,為了避免車輛卡在雪中動彈不得須靠救援車脫困的窘境,因此油門方面幾乎完全沒有可放開的情形發生,適度藉由油門深淺搭配方向盤以改變行駛路徑,但倘若車輛一旦失控進行「路面拓寬」工程時,駕駛更是需要油門一拜迅速進行脫困,然而經過兩天密集練習之下對於雪地操控有了大幅度的進步。
![]() |
雪地拉力
費用省一半
相較於目前國內車廠所推出的頂級雪地駕駛訓練課程,由於一個人參加的費用動輒20萬元起跳,加上要飛往歐洲來回至少七天的行程,所耗費的飛行距離與時間也是相當嚇人,而同樣能擁有冰雪場地的日本,不僅飛行時數只需3~4小時,所規劃五天四夜的行程還包含泡湯與購物,而所需費用也只要歐洲課程的1/2(內含交通、住宿與餐飲),由於每年12月至隔年2月為雪地培訓課程主要的開課季節,因此對於國內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可與彰茂企業、優路國際洽詢相關課程與費用事宜。
![]() |
![]() |
![]() |
在厚厚的積雪環境下,煞車系統應該是不需要擔心有過熱情形發生,幾趟練習下來輪圈也會變成雪花冰。 |
![]() |
![]() |
羽鳥湖高原在冬季不僅可做為滑雪或泡湯度假的選擇,一旦雪量足夠時還可作為雪地拉力的試駕基地。 |
![]() |
分享: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