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24小時耐久賽想要完賽並不容易,但也沒有這多排名自動往前的機會,而今年也有個特別現象,因Porsche與Ferrari在GT系列賽的重心轉往美國,為了法國利曼24小時而回到歐洲賽場的這些組合,論過去的成績實力,會比今年在WEC奮戰的功力高一些,很可能勝出將不會是參加WEC全年賽季的車隊。而GTEpro賽事因為GT賽車有著以事售車規格演進而來的規定,因應各品牌產品規格配置的不同,因此會有所謂B.O.P.(Balance of Performance)賽車性能平衡的制度,每站主辦都會進行些微調整,就連利曼耐久賽也在測時排位後公布了全新B.O.P.規格修正。(是的!就是這麼ooxx)
GTE Pro組別
車款:Porsche 911 RSR (2016)
車隊:Porsche Motorsport
車手組合:
91號車:P.Pilet、K.Estre、N.Tandy
92號車:F.Makowiecki、E.Bamber、J.Bergmeister
車隊:Dempsey-Proton Racing
車手組合: 77號車:R.Lietz、M.Christensen、P.Eng
因為Porsche廠隊有計劃的培養所謂原廠簽約車手(Factory Driver),隨著參與世界各地賽規模需求,除了要準備LMP1組兩台參賽車的準備,GT系列也需要投入許多資源,並協助私人車隊參賽需求。GTEpro組單看車手組合,91、92號車的組合經驗明顯優於77號車,K.Estre雖然今年才加入Porsche團隊,過去駕駛Mclaren於GT3耐久系列賽的表現早已有目共睹,而N.Tandy經過幾年的洗禮後,這兩年也鮮少犯下愚蠢的失誤,F.Makowiecki這幾年已經證明可以融入Porsche廠隊的團隊運作,輔助耐久賽進攻欲望強烈駕駛風格的P.Pilet與穩定持久減少犯錯可能的J.Bergmeister,誰都無法在賽前斷言優劣,臨場反應與運氣才是影響最後成績結果。而Dempsey-Proton Racing今年參加WEC全年度賽事,耐久賽一級車手R.Lietz帶著兩位從Porsche Super cup升上來的潛力車手,或許時常可以做出很快的單圈速度,不過這事24小時的耐久賽,經驗需要時間累積。
車款:Ferrari 488 GTE
車隊:AF Corse
車手組合:
51號車:G.Bruni、J.Calado、A.Pier Guidi
71號車:D.Rigon、S.Bird、A.Bertolini
車隊:RISI COMPETIZION
車手組合:
82號車:G.Fisichella、T.Vilander、M.Malucelli
義大利車廠的驕傲-Ferrari,事實上就連車手組合也要以義大利籍為主,車手也以身為Ferrari團隊一員為榮,A.Pier Guidi如果不能有超乎預期的表現,51號車就會因此少了幾個小時的競爭力。D.Rigon加S.Bird搭配A.Bertolini,再加上全新動力系統的488 GTE戰駒,肯定是優勝人選候補。Risi Competizione 82號車的組合只要Malucelli單圈成績不要差太多,有G.Fisichella與T.Vilander在的隊伍皆有優勝的可能。不過主辦單位在測時排位後,針對B.O.P.規範進行修正,488車型將被增加15公斤重,車輛油耗與進站策略將重新計算,另外車輛性能也將與其他品牌更接近。
車款:Chevrolet Corvette C7.R
車隊:Corvette Racing
車手組合:
63號車:J.Magnussen、A.Garcia、R.Taylor
64號車:O.Gavin、T.Milner、J.Taylor
在歐洲的賽車環境中,美國賽車文化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不過近幾年Corvette Racing這幾位固定班底車手可是讓其他歐洲品牌傷透腦筋,他們絕對不會承認美國隊伍會是主要競爭對手,但實際在賽場上總是最難纏的黃色賽車,這六位都是長年參與Chevorlet各項研發、活動的簽約車手,Chevrolet Corvette C7.R同樣是全新車型,不過目前看來受限B.O.P.規範限制,測時排位成績並不算優異,正賽將加大限流器尺寸0.2mm,性能方面將會有所提升,不過這裡是法國利曼,今年對於ACO來說,Ford才是主角。
車款:Aston Martin Vantage
車隊:Aston Martin Racing
車手組合: 95號車:N.Thiim、M.Sorensen、D.Turner
97號車:R.Stanaway、F.Rees、J.Adam
車款:Ford GT
車隊:Ford Chip Ganassi Team UK、Ford Chip Ganassi Team USA
車手組合:
66號車:O.PLA、S. Mucke、B.Johnson
67號車:M.Franchitti、A.Priaulx、H.Tincknell
68號車:J.Hand、D.Muller、S.Bourdais
69號車:R.Briscoe、R.Westbrook、S.Dixon
毫無意外,Ford GT重返法國利曼,主辦單位ACO給予了全力支持,所有活動焦點都放在Ford身上,相當重視Ford於賽事運動相關發展的美國與英國,研發團隊已把所有畢生功力都投入,Ford GT外型方面相當前衛吸睛,近年賽場上的菜鳥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又尤其在GTEpro組,其他汽車品牌不是吃素來著,就算今年浩浩蕩蕩投入了四輛賽車,主辦單位於B.O.P.規範方面已明顯禮遇,測時排位賽後,同樣給予加重10公斤的修正,12位車手中只有B.Johnson不是拿P等級執照,能拿P等級執照車手肯定具有一定的經驗與實力,集結了原型車、BMW、Aston Martin等原廠簽約車手經驗的組合,別忘了車手間的駕駛風格不同,會影響車輛損耗方式,另外與後勤團隊之間的默契也是需要時間磨合,回顧今年Ford GT於美國耐久系列賽的表現,再想想目前Ford於法國利曼所獲得的禮遇,測時排位讓自己掉入B.O.P.的規則陷阱,性能方面的優勢減少,再加上24小時內不可預期的狀況,我很想與Aston Martin一樣來個趣味遊戲,但國內Ford完全無視這麼重要的活動,還是看看開心就好。
GTEam組別
對於國內車迷來說,這掛著台灣國旗的AAI車隊57號車是個不錯的觀賽重點,國內車手陳俊杉在努力獲得參賽資格後,今年選擇轉居幕後,用另一種方式學習經驗也是不錯的方法,而融入美國與比利時系統的後勤團隊,後勤方面將得到最佳的保障,在J.O'Connell這位老將的帶領下,除了完賽目標,也是有機會站上頒獎台。
Clearwater Racing是從亞洲利曼獲選出的代表,以莫永新、澤貴 太、R.Bell為組合,雖然是用Ferrari 458 GTE車型,車手組合的默契比同組高,也算有望上頒獎台的其中一組。不過Ferrari車型代表應該還是AF Corse的83號車為主,E.Collard已超過20年的法國利曼參賽經驗,搭配的另兩位車手也有多年經驗,不只頒獎台,甚至分組冠軍也是熱門候選組合。
參加全年賽季的KCMG與Porsche合作,除了亞洲利曼系列賽即為固定車手的C.Reid,原廠派出簽約車手W.Henzler助陣,J.Camathias也有多年賽事經驗,整體組和競爭力應與另一支擁有原廠簽約車手P.Long助陣的ABU DHABI-PROTON RACING車隊相當。
GTEam組筆者最看好的反而是98號車P.Dalla Lana、P.Lamy、M.Lauda組合,除了車手之間的默契已反映在實際的賽事成績,原廠簽約車手P.Lamy就算放回GTEpro組,依然是頂尖中的頂尖車手。
法國利曼24小時耐久賽將在台灣時間星期六晚上九點起跑,有興趣關心此賽事的朋友,請密切注意汽車頻道社團動態。
文章出處:http://www.channel-auto.com/ai_60_1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