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環島全程計超過1000KM,歷時2天1夜,或許這對一般的家庭用車已是司空見慣,但對今日的老車與車手們可是一大考驗,尤以首日全天候山道的路程更是對老車的一大挑戰,也是對車手體能的試煉,途中更以蘇花公路、玉長公路以及南迴公路為最。
時空背景必須回到二、三十年前,沒有太多的人體工學,也沒有太講究的空氣力學,也因此讓今日出現的老車能夠各自擁有獨特的原創性,機械結構單純的車門開闔聲,以及純粹的引擎機械敲擊聲,雖比不上當今車輛的寧靜與舒適,卻也誠實的表達了年代工藝的演進,這是人類追求進化的過程。 二十輛老車,來自不同的世代與國度,展現了各車廠對於工藝不同的訴求以及對美感浪漫的定義,其中80~90年代的德系車,早已展現了過人的精密工藝與務實的設計理念,札實的車體與底盤回饋,在在給予駕駛人無比的信心;義大利Fiat的X1/9,展現了小巧細緻的浪漫風情;英倫情人Louts,低扁的車身流線造型,時至今日的美學設計仍難出其右;80年代的國民車福斯 Golf 以及Fiat Uno,特有的剛硬折線車身,有別於現代車的圓潤細緻;Audi Coupe 是奧迪車系追求低風阻與簡約線條設計的鼻祖;90年代的兩雄相爭Benz 190E 與 BMW E30 M3 也成了時代的絕響。
熱情,是今日參與的眾車友間共同的特質,因為一部經典老車的重整與修護,需要細心與耐心的堆砌始得以完成,由內而外由下而上的重整,不僅是材料的取得,更是技術的考驗,除了金錢,投入的時間更不在話下。
眼見一輛輛的老車行經蘇花公路的清水斷崖,依山傍水的壯闊,尤其令人感動;當場景來到玉長公路,綿延的山道伴隨老車的風情,優美之境不言可喻;南迴公路的迂迴,更凸顯了老車的精湛技藝;當車隊抵達墾丁大街,路人所投以的好奇目光,我們知道,這個城市因此而增添了繽紛色彩。
投入老車的行列,不僅止於對車的熱愛,更有著許許多多的時代故事與歷史背景,瞭解的愈多就愈讓人愛不釋手,時代與文化的差異在各個車款中忠實呈現,我們不僅愛車也愛這些歷史故事。
途中,停留了花蓮光復糖廠,攝影大師陳健雄利用了糖廠特有的日式建築宿舍為背景,用心的以拍立得為每位車主與愛車合影留念;三仙台的短暫休憩,海風徐徐振奮了歷經長途跋涉的每位車主,因為再往前行即將進入南迴公路,老車的試煉將在此一窺究竟;銜接台26線進入墾丁,此時已夕陽西下,首日的全程山道路線,就在墾丁大街暫時劃下休止符。
當晚下榻墾丁福華飯店,短暫的梳洗休憩後,車友們的談笑話題依然圍繞今日的路跑情境,滿足的歡笑聲充滿飯店的大廳,也隨著歡樂的氣氛帶入夢境。翌日,車友們不因前日行程的勞頓疲憊起了早,不為其他,就為愛車能有亮麗的身影再邁向第二日的行程,一輛輛洗淨的老車陳列在飯店大廳旁,等待再出發。此時圍觀的群眾,也好奇的拿起相機拍下這難得的畫面。
鵝鑾鼻,台灣寶島的最南端,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了鵝鑾鼻停車場為這群有志一同的團體留下了最有紀念的人車合影,象徵了老車文化帶給了這個城市的豐富。接著由南二高轉往國道10號進入高雄鳥松,來到聞名已久的“舊市羊肉”澄清店,來一個老饕的全羊饗宴,滿足了車友們的口腹之慾,此時南部車友也陸續到訪,共同為這次的老車環島加油打氣,正所謂的老車不寂寞,在此有了最佳的見證。
茶餘飯後的餐敘,活動終將進入尾聲,由南部車友引領前往國道1號北上匝道,告別了熱情的南台灣,國道上奔馳的老車依序前行,在南部車友熱情的目光中消失在路的盡頭。
二十年,不算太長,卻也伴隨了一個人一生中諸多的奮鬥記憶。台灣的汽車文化雖不若歐美等汽車工業發展國的歷史來的攸久,但隨著記憶的增溫,它不再僅止於工藝的傳承,而是最有溫度的記憶,是你也是我的共同回憶。 #總編輯後記=
國內汽車文化才剛起步,尤其透過網路資訊的流通,老車資訊交流也越來越方便,喜歡老車是一種生活態度,他們尊重過去並了解車輛背後故事,只要能力所及,車主照顧這些老車就像對待家人般,此次在朽木聚場的號召下,國內老車玩家完成了一次老車環島行動,這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這些老車其實經過正常的保養,就跟一般車一樣健康,並不會有少數民眾口中所謂造成空氣汙染的現象,台灣開放車輛進口已逾40年,路上仍有許多老車仍在使用,只要有心人持續維護下,老車也會成為骨董車,汽車文化風氣自然延續下去,也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夠開始重視老車文化的延續,盡速修改相關法規,不然依目前法規條例,只會縮限老車生存空間,當然,也不要自以為專業的用現代標準來要求這些老車,感謝朽木聚場的活動發起,我們也會繼續的支持這群老車玩家們,將好車文化持續的推廣下去。
文章出處:http://www.channel-auto.com/ai_16_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