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買車

台股主升段啟動?專家剖析AI熱潮與低價補漲機會

發布時間:2025-08-27  瀏覽次數:47

美股降息預期點燃多頭氣氛

近期,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降息可能性,市場情緒瞬間轉向樂觀。美股率先噴出大漲,台股也隨之再度挑戰高點。主持人阿格力在節目開場便點出市場的核心疑問:「是不是行情已經進入萬里無雲的藍天了?」然而,隨著指數不斷刷新高點,投資人亟欲知道,究竟此刻是追高的良機,還是暗藏風險的陷阱?

與談的資深證券分析師杜金龍與「億元教授」鄭廳宜,分別從產業循環、資金動能與企業獲利角度,為觀眾解析這波行情的核心驅動力,以及潛在的投資標的。

杜金龍:主升段才剛開始

杜金龍指出,台股目前正處於所謂「第八大循環」的主升段。他回顧 4 月 9 日起的低點,認為行情至少有 13 個月的上漲空間,可能延續到明年 5 月甚至年底。主流產業仍鎖定 AI 與 IP(智慧財產權相關公司),其上下游供應鏈帶動的漲幅凌厲,許多個股已創歷史新高。

在財報層面,他提醒第 2 季因台幣升值造成匯兌損失,上市公司整體獲利年減 15%,但這些壓力將於下半年消除。預期第 3 季獲利將回升 9%,第 4 季更有望成長 20%,使得市場基本面逐季走強。

至於代表性的台積電,杜金龍分析其本益比有望由過往的 20 倍拉升至 25 倍。隨著 2 奈米產能逐步開出,EPS(每股盈餘)將自 15 元跳升至 19 元甚至更高。他樂觀預估,台積電合理價位上看 1560 元,長期甚至有挑戰 2000 元的潛力,呼應大盤可能邁向 2.8 萬點、最終甚至達到 3.4 萬點。

他同時點名低價補漲族群,如 PCB 與 CCL 板材股、玻璃與塑化產業,以及鴻海轉投資的東元電機,皆出現成交量放大、基本面改善的跡象,顯示資金並未單押在高價 AI 股,輪動行情仍在擴散。

 

鄭廳宜:資金洪流推動「選股天堂」

與師承杜金龍的技術派不同,鄭廳宜從資金面切入。他強調全球進入降息循環:美國、歐洲與中國同步寬鬆,龐大資金必然尋找出路。「錢太多時,豬在風口上也會飛」,但他提醒此刻市場已進入「選股決勝」的階段,買錯產業恐怕跌入地獄,買對則可直上天堂。

他特別看好台積電法說會後可能再度帶動大盤噴出,並延伸至供應鏈個股。例如 新應材,因應產能全開,毛利率已從 39% 提升至 46%,營益率更從 20% 躍升至 31%,長期有望進一步突破 50%。若營收攀升至 80 億元,EPS 有機會達 40 元以上,展現驚人的獲利爆發力。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是 人型機器人。鄭廳宜指出,未來機器人需要「眼睛」與「感知」功能,相關供應商如亞光(車用鏡頭)、佳能(感測技術),將受惠於 AI 應用延伸。他更提到,亞光目前是特斯拉的重要供應商,隨自動駕駛需求升高,長期題材不會寂寞。

台積電與鴻海成焦點

對於投資人最關心的台積電與鴻海走勢,兩位專家皆展現信心。杜金龍以「780 元起漲點 × 2 = 1560 元」的邏輯,認為台積電中期價位在此區間,長線則有望挑戰 2000 元。鄭廳宜則直言,若不懂選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持有台積電。

至於鴻海,他們一致認為雖然毛利率僅 6%,但憑藉電動車與人型機器人佈局,股價表現將優於同業。外資已將 EPS 預估上調至 15~17 元,本益比若達 20 倍,股價可望挑戰 300 元以上。杜金龍更指出,鴻海歷史高點 375 元未必遙不可及,尤其目前股價底部逐漸墊高,顯示補漲行情正蓄勢待發。

居高思危:熱潮背後的風險提醒

雖然兩位專家多持樂觀態度,但節目也不忘提醒風險。杜金龍舉例,技術面上若出現 天量(如 7600 億成交額以上)、連續五日均量突破 5600 億,或 月 KD 指標衝高至 94 以上,便可能意味行情進入末升段,須適度降低持股。

此外,巴菲特近期持續出清持股,也再度示警市場過熱時必須保留現金。阿格力則總結,雖然出口導向企業受惠匯率貶值、下半年基本面不至於太差,但投資人仍應緊盯基本面,不可因市場一片樂觀就失去警覺。

結語

整體而言,本集討論呈現了兩位專家對行情的高度樂觀,但也穿插風險控管的提醒。AI、台積電、鴻海與低價補漲股,都是值得持續追蹤的重點。然而,正如節目所強調的,市場最危險的時刻往往出現在「看似萬里無雲」之際。投資人應在掌握產業趨勢的同時,保有冷靜與紀律,才能真正把握這一波主升段行情。

資料來源:台股主升段啟動?專家剖析AI熱潮與低價補漲機會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eibo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