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買車

川普對台關稅何時公布?中經院長連賢明估「美中協議」談完才簽

發布時間:2025-09-23  瀏覽次數:2

台灣出口創新高全年可望破5% 連賢明:產業分化與匯率仍是隱憂。圖/記者湯暖萱攝
隨著美中貿易關稅政策仍未明朗,台灣經濟面臨不確定因素。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今(23)日認為,美中雙方可能還不願在此刻拍板,台灣產業相關議題則要等到美中達成協議後才會明朗。

半導體與美國《232條款》的後續處理,台灣出口與相關產業可能受影響。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約4.5%,第二季更升至4.8%,截至目前為止第三季出口更創下歷史新高,使全年經濟成長率有望突破5%。不過他提醒,科技與傳統產業出現明顯兩極化,加上全球貿易與匯率變動,仍是下半年需密切關注的潛在風險。

 

在國際局勢方面,連賢明分析,美中貿易談判仍處於未定狀態,特別是與半導體相關的關稅政策,以及美國《232 條款》的後續處理,至今尚未正式宣布。他認為,美中雙方可能還不願在此刻拍板,台灣產業相關議題則要等到美中達成協議後才會明朗。他預估,這些決策不至於拖到年底,將隨著談判進展逐步浮現。

然而,連賢明提醒,台灣經濟內部正浮現「兩極化」問題。他指出,與 AI 相關的科技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無論是半導體還是雲端供應鏈,表現都非常強勁,堪稱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但相對地,傳統產業卻面臨嚴峻挑戰,包括工具機等行業表現低迷,甚至可以說「蠻慘的」。這種極端分化現象預料將延續到下半年,甚至可能持續到年底。

不過,產業分化也為政策制定帶來困境。連賢明指出,科技業與傳產正朝不同方向發展,政府若調整利率或匯率,往往會對兩個產業產生相反效果。對此,他直言,傳統產業未來的出路,取決於能否與科技產業更緊密結合。因中國傳統產業因無法進入美國市場,正陷入嚴重「內捲」,加劇了台灣傳產的壓力。若傳產無法與科技做結合,恐難抵擋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

展望下半年,他提醒雖然出口表現強勁,但台灣貿易順差龐大,加上美元趨弱,恐對新台幣匯率帶來額外壓力,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穩定。他表示,這可能會是對整個匯率造成新的衝擊,是下半年需要特別關注的議題。

資料來源:川普對台關稅何時公布?中經院長連賢明估「美中協議」談完才簽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eibo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