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部粉絲團經營、買咖啡、辦公室裝潢等都由就安基金支出,引起民怨。圖/記者王詩婷攝
勞動部最新修正「補助地方政府辦理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計畫」,內容包括增加庇護工場補助、提供庇護工場用人彈性及延長庇護員工轉銜後再返回期限等3大項,其中增加庇護工場補助,包含庇護工場房屋、土地或車輛租金,每月最高補助4萬元且不再逐年遞減。
為建構完善的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勞動部持續以「補助地方政府辦理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計畫」補助庇護工場籌設營運費、設備維修汰換費、服務人員薪資、租金支出及行銷宣導費等,以降低庇護工場營運成本,增加經營競爭力;截至114年7月,全國計有164家庇護工場,庇護員工2,021人。
勞動部此次公告修正前開補助計畫,內容包括增加庇護工場補助、提供庇護工場用人彈性及延長庇護員工轉銜後再返回期限等3大項,其中增加庇護工場補助,包含庇護工場房屋、土地或車輛租金,每月最高補助4萬元且不再逐年遞減;配合庇護工場經營支出,依服務人數新增每月補助6,000至30,000元場務管理費;庇護工場因天災等不可抗力的設備修復,可不受3年補助1次的限制。
其次,提供庇護工場用人彈性,包括增列庇護職場見習者得併同庇護員工列入6:1的補助人力計算;庇護員工人數在24人以上的大型工場,因應產品銷售需要,得申請補助第2名行銷人員;同時放寬技術輔導員、業務行銷人員等服務人力任用資格,以利於庇護工場人員招募。又為提升庇護員工轉銜一般職場就業意願,庇護員工轉銜一般職場後,得再返回庇護工場期限由原3個月延長至6個月,提供庇護員工安心轉銜服務。
勞動部說明,透過本次提高庇護工場補助經費、提供庇護工場用人彈性,並讓庇護員工安心轉銜一般職場等精進措施,引導提升庇護工場服務效能,未來也將持續強化庇護員工就業,確保服務品質,打造更符合需求與友善服務體系,以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保障就業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