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買車

創新板可以當沖了!證交所四大鬆綁 年底前上路

發布時間:2025-10-20  瀏覽次數:34

證交所鬆綁創新板規範。圖/記者陳依旻攝

我國上市櫃公司總市值90兆元,全球第八,證交所今(20)日宣布再度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制度,最快年底上路,其中,創新板股票可為當沖標的。

總經理李愛玲表示,我國資本市場表現亮眼,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90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八,其中,上市半導體產業市值佔比48%,在科技群山加持以及供應鏈完整的優勢下,現在正是資本市場把握契機,加速前進的關鍵時刻。

因此,證交所再度調整創新板以及外國企業來台上市相關規範,鬆綁重點如下

第一,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上市制度

開放創新板股票可為當沖標的,鬆綁投信基金投資創新板股票額度。

二、 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

符合上市一般板獲利條件的本國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股票集保期間自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之承銷商保薦,上市後申報會計師內控制度專案審查報告亦由三個會計年度縮短為一個會計年度。

三、 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

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持股逾30%或具控制力者)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台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另承銷商保薦期間及上市後申報會計師專審報告均由三年縮短為一年。

四、 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上市一般板公司、創新板公司、上櫃公司自掛牌日起屆滿一年後,符合各板塊申請條件者,均得互相轉板。

李愛玲指出,目前台灣創新板已有 21家上市公司,證交所目標是在未來兩年內再新增約40家,總數力拚達到60家。

她表示,想讓尚未獲利但具成長性與技術實力的新創企業,也能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這樣的制度設計,是為了讓台灣在全球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李愛玲強調,創新板的目標並不是追求規模,而是要成為孕育「獨角獸企業」的平台。

她說:「規模不大沒關係,但必須具備前瞻性產業技術,並獲得產業專家認可,吸引國際企業來台,這才是壯大市場的關鍵。」

至於審核制度方面,證交所會針對產業邀集七位專家組成審查委員會,只要有五位以上同意,即可通過IPO申請。李愛玲指出,創新板的精神就是鼓勵創新與潛力,而非僅看獲利,因此這項制度將讓更多具潛能的企業,有機會踏出掛牌的第一。

證交所表示,配合上開法規鬆綁,也將同步新增多項配套措施,包括精進對外國公司股權及營運地之審查機制、強化外國公司申請終止上市時相關配套機制、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外國公司法人說明會召開頻率等,以兼顧市場開放及投資人權益保護。

在強化推動策略部分,為爭取國內外優質企業加入臺灣資本市場,證交所將以嶄新推動策略開發案源公司,除持續深耕中介機構及創新生態圈外,將進一步結合大型市值企業、金控集團及國際創投,合作開發潛力企業在臺上市,並優先聚焦東南亞市場及美西矽谷地區,也將提供企業上市前諮詢、上市後永續治理及IR議合等專屬服務,協助企業降低法遵負擔,同時以多元行銷策略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助力其業務拓展全球市場。

資料來源:創新板可以當沖了!證交所四大鬆綁 年底前上路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eibo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