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買車

南韓情報揭秘:北韓援俄士兵被逼自殺

發布時間:2025-08-12  瀏覽次數:28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社交媒體賬號公開的照片顯示,烏克蘭軍方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俘獲了兩名朝鮮士兵。其中一名朝鮮士兵於2025年1月11日被烏克蘭軍隊俘虜後被拘留。

 

(德國之聲中文網) 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國際社會相繼揭露,朝鮮為支持俄軍行動,向其提供大量軍事人力與武器。朝鮮通過《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與俄羅斯結盟,並調派特種部隊參與沖突。據估計,截至2025年7月,已有約3萬名朝鮮士兵介入烏克蘭戰場,死亡人數逾600人,受傷人數則高達約4100人。

如此多人參戰,自然會有戰俘,但令人驚訝的是,截至目前,烏方僅俘獲兩名朝鮮戰俘。目前約有25萬名烏克蘭士兵在前線作戰,戰俘人數大致在4600至8000人之間;截至2025年2月,據報道,俄軍現役兵力約58萬,其手中戰俘數量則估計在數百至約一千人之間。

為何朝鮮戰俘如此稀少?

2025年1月1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俘虜了兩名朝鮮士兵,並將他們安全送至基輔接受治療。這是首次有清晰影像和證詞能夠官方確認朝鮮軍人參與俄烏戰事。

為何朝鮮戰俘如此稀少?據韓國情報機關“國家情報院”1月13日向國會報告,朝鮮軍方強迫士兵在被俘前自殺,因為他們視投降為背叛。這種視投降為背叛的態度,與二戰期間日本士兵“不投降而自殺”的情況非常相似。當時,日本士兵被灌輸“戰俘就是背叛國家和天皇”的思想,而在更早的日俄戰爭期間,日軍戰俘回國後也曾遭受社會歧視。

這兩名戰俘分別是26歲的狙擊手李某與21歲的步兵白某。他們告訴烏方,原以為是前往“訓練”,並未意識到自己會被投入激烈交火。該部隊於2024年11月接受短期俄軍培訓後即投入前線,但很快便遭受重創並陷入極度飢餓。

韓國議員探訪戰俘:強烈投降意願

2025年2月23日至26日,韓國國會議員庾龍源受邀訪問烏克蘭,期間與兩名朝鮮戰俘面談。他不僅公開了與戰俘的會面照片與錄音,還在3月4日的記者會上透露,李某表達了強烈的投降意願,稱“一定要去韓國”,並詢問能否在韓國接受手術治療,因其下巴受重傷,導致發音不清。另一名白某則表示自己“好像要下定決心了”,但仍需考慮。

庾議員在5月27日的新聞稿中指出,烏俄雙方於5月16日達成的1000名戰俘交換協議中,並未包括朝鮮戰俘,這可能是應韓國政府的要求所致。庾議員並8月8日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兩名朝鮮戰俘目前仍在烏克蘭,並希望能前往韓國,但尚不確定其傷勢是否能痊愈。

據庾議員透露,這些戰俘均屬朝鮮軍方精銳部門“偵察總局”,且被分別關押在烏克蘭某設施內,房間沒有暖氣或熱水,戰俘們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李某下巴骨折,已服役10年。起初他對庾議員抱有戒心,但當庾遞煙給他時,他問庾是否有酒。根據庾公開的錄音,李表示:“我離開朝鮮時,有人告訴我‘要出國留學受訓’,但我不知道會派到哪裡。我的部隊成員全被殺光,只剩我一人生還。”他還表示,希望能在韓國繼續治療,並想知道作為前朝鮮戰俘,是否能在韓國成家立業。

白某左腿受傷,已服役4年。他描述朝鮮的訓練情況時說:“訓練非常辛苦。我每周背著20至25公斤的背包,在四小時內跑約40公裡;每個月最後一天,要在八小時內跑80公裡。我沒有接受‘受傷就自殺’的訓練,但看到身邊有很多自爆的情況,而且我帶了一枚自殺手榴彈。如果回到朝鮮,父母已不在人世,想到這一點,我整天都感到很虛弱。”

戰場適應與部隊特性:精銳與宣傳的矛盾

李還證稱,他的部隊中有七名俄軍士兵,負責與俄軍聯絡、補給、口譯和炮火支援。庾議員在新聞稿中這樣描述朝鮮部隊的情況:一名朝鮮士兵的戰鬥力相當於兩名俄軍士兵,但朝鮮軍並不信任俄軍,因為溝通不暢,而且俄軍炮火也相對薄弱。然而,朝鮮士兵經常試圖借用俄軍的手機與家人通話。朝鮮軍的通訊設備落後,缺乏夜視能力,因此在戰鬥初期難進行夜間行動,但他們逐漸適應。朝鮮戰俘告訴烏方審訊人員,他們的任務是“通過實戰體驗現代戰爭”,並且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中有大量宣傳資料。

據李某證詞,他曾用干擾槍擊落無人機,並表示“將要對無人機進行大量研究”,顯示朝鮮軍方已逐漸適應無人機戰。

一名烏軍高級軍官則稱:“朝鮮軍如此不顧一切地突圍,即使死傷慘重也在所不惜。我不明白是什麼讓他們這麼拼命。他們體能很好,而且沒有恐懼。”

另有一些令人意外的說法。8月6日,烏克蘭記者尤裡·布圖索夫(Yuri Butusov)在Telegram發文稱,一名俄軍戰俘告訴他:“朝鮮士兵會進行同性行為,包括激烈接吻,並闖入俄軍戰壕拿走筆記本電腦。”

烏軍一直在庫爾斯克進行心理戰廣播,並空投勸降傳單,但成效有限。即使如白某所言,他們在烏克蘭並未接受自我毀滅訓練,但在朝鮮,從小便被徹底灌輸這種觀念,軍中更反復強調“被俘就是背叛祖國”。

美國前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8月15日在阿拉斯加會面,討論烏克蘭戰爭停火事宜,但有關朝鮮軍隊持續在烏克蘭的消息,不知是否會有進一步消息曝光。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5%8D%97%E9%9F%93%E6%83%85%E5%A0%B1%E6%8F%AD%E7%A7%98-%E5%8C%97%E9%9F%93%E6%8F%B4%E4%BF%84%E5%A3%AB%E5%85%B5%E8%A2%AB%E9%80%BC%E8%87%AA%E6%AE%BA-104900500.html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eibo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