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反對國會議員特權的示威行動尚未平息。(翻攝自X)
印尼反對國會議員特權的示威行動中,發生警用裝甲車輾斃年輕外送員的事件。涉事警官最終遭解職,但抗議並未因此平息,甚至激起區域性聲援行動,截至目前為止,傳出至少10人死亡、逾3,195人被捕。
綜合外媒報導,印尼國家警察今(4日)表示,因違反職務倫理,現職警官加埃爾被不名譽解職。他是8月28日於雅加達鎮壓示威時,駕駛裝甲車撞死21歲外送員阿梵的7名警官之一。警方稱其行為「不專業且應受譴責」。其餘6名警官的懲處仍在研議。
事發後,警方與軍方奉總統普拉伯沃指示強硬應對,然而抗議仍在持續。印尼政府和國會承諾廢除爭議住房津貼等特權,示威規模暫時降溫,但學生與民間團體仍要求釋放被捕者並徹查警暴。
在雅加達,部分學校與辦公室已恢復正常運作,但街頭仍可見婦女團體手持掃帚進行「清掃示威」,象徵「掃除國家污穢」。
事件也引發跨國聲援。馬來西亞、韓國等地民眾透過Grab、Gojek下單外送餐點,註明「可由司機本人或其家人享用」,並將截圖分享到社群媒體,以此向印尼外送員表達支持。Grab表示,近期來自東南亞和東亞的跨境訂單明顯增加。
摩托車外送已成印尼常見生計手段,尤其在疫情與裁員潮後更為普遍。司機們長期抱怨低薪、不穩定就業與平台不公平行為。阿梵之死,讓這些訴求與議員特權問題一道,成為抗議核心。
不少支持者也在社群媒體將頭像換成粉紅色或綠色:粉紅象徵示威現場女性的頭巾,綠色則是阿梵遇害時身穿的衣服顏色。雅加達上班族迪拉說:「我們最需要的是彼此間的團結,因為前方的路還很長。」
這波示威起因於媒體揭露,580名眾議員自去年起每人每月領取5,000萬印尼盾(約新台幣10萬元)的住房津貼,是雅加達最低月薪的近10倍。消息曝光後,群眾憤怒情緒爆發,進而引發全國性抗爭。